本報記者 王怡波《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15日01版)
  2005年,離開搜狐創辦合一網絡時,古永鏗39歲;2012年,離開微軟創辦雲適配公司的陳本峰30歲;2013年,離開騰訊創辦臉萌的郭列和離開百度創辦西少爺肉夾饃的孟兵,都只有24歲。
  “創業者的年齡越來越年輕。”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中關村存在“21歲現象”,這是近年來一批大學剛畢業或尚未畢業的創業者帶來的一股創業熱潮,“如今90年以後出生的一代,生長在互聯網時代,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的思想和意識很自然地能夠與國際接軌。在中關村創業的群體中,他們大多數衣食無憂,做事情不循規蹈矩,憑著興趣來,而且敢闖,不懼怕失敗。”
  郭洪分析,“這些有知識、有想法、敢拼搏的群體,是最有可能會產生顛覆性想法併為之奮鬥的一代,是最有可能創造出世界級公司的一代,是最有可能產生中國版喬布斯、馬斯克的一代。”
  這種現象甚至滲透到“創業系”中,現在,從大公司離職出來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據中關村創新文化促進會會長夏穎奇觀察,離開大公司自己乾一番事業的“躁動”對年輕人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大的互聯網公司中,“躍躍欲試”的年輕創業者都不在少數。
  夏穎奇面試過一名20歲出頭的海歸姑娘。當時已經在谷歌公司里擔任要職的小姑娘,穿著打扮都透著時尚的氣息,夏穎奇在面試現場就表示擔憂:“你能創業嗎?”
  事實證明瞭夏穎奇“過慮了”。這名從谷歌“Spin off”(脫離快速旋轉的母體——記者註)的小姑娘所創辦的公司,去年便已達到5億元的營業收入。
  “在大公司里,年輕人能夠迅速成長,他們其實是在邊工作、邊學習。”夏穎奇說,懷揣創業心思的創業者,會在大公司里“取經”,這會成為他們日後創業過程中的財富。
  中關村通過調研得出一個結論:“創業系”中的創業者大都體現了母體的某些特質,諸如在團隊構建、管理機制、企業文化等方面,其創辦的公司多多少少會有母體的烙印,這種烙印源自創業者對母體特質的內化與提升。
  例如,搜狐系創業者的媒體敏感性強,百度系創業者註重技術,金山系創業者較能吃苦。金山系劉陽創辦的51wan企業文化中,有一條是“勤奮不一定有回報,但持續的勤奮就會有回報”,這與金山公司強調的“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持續的付出就會有回報”有“異曲同工之妙”。
  創辦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競爭力的雲適配公司的陳本峰,也感到自己從微軟公司獲益匪淺。在美國工作6年的陳本峰,離開微軟前,是微軟美國總部IE瀏覽器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參與了IE的HTML5引擎的設計和開發以及HTML5標準制定的討論,是不折不扣的“技術男”。
  在技術研發為主的公司從事技術崗位工作,這使陳本峰創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以技術作為突破口。最終,陳本峰創辦的雲適配,以獨一無二的轉碼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剛剛來臨的中國,成為網站跨平臺適配領域的“領頭羊”。
  “微軟重視技術的文化給我很深的影響。”陳本峰笑稱,甚至坐落在北京海澱創業一條街的雲適配公司的裝修風格,“都跟微軟極其相似,都是以紅藍綠黃四色為基調”。
  年輕人對基因的創新性吸收,成為“創業系”新公司具備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我們繼承了微軟的技術文化,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探索。”陳本峰認為,作為技術領域的老大,微軟在技術領域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的一些商業理念或許並不合時宜。於是,雲適配探索了一套適用於自身特點的新型商業模式。
  孟兵在創立西少爺肉夾饃時,也採取了同樣的思路。“原來互聯網公司的產品意識讓我很受益,我們現在的公司就是‘產品驅動’,完全以產品為核心。”孟兵說,“我們是要用這種產品意識,去做傳統產業。”
  夏穎奇分析,相比於李開復、雷軍等更成熟的那一輩創業者,現在不斷涌現的年輕創業者,“實際上兼顧了向大公司取長,並敢於實踐自己全新想法的優勢,所以能在創業中比其他創業者更游刃有餘”。
  他認為,這些“Spin off”出來的新創業者,不可能在已有領域中打敗自己原來的老東家,“他們只能尋求新的突破口,或者在新的細分領域,做一番事業”。
  “因此,‘創業系’的創業者要比從零開始的創業者成功率高很多。”楊彥茹說,畢竟,他們見識了一個成熟的大公司是如何運轉的,可以在工作中,不斷校正自己的創業思路,“所以,一旦他們找到突破口開始創業了,成功幾率就比較高了。”
  夏穎奇也持同樣的觀點。“創業的野心實際上分兩種,一種是考慮全面、準備周全、切合實際的野心,另一種則是完全不切實際、空想的野心。”夏穎奇說,從大公司脫離出來的創業者,抱著第一種野心的比例會高一些。
  “我們在選擇孵化對象時,只選擇那些有經驗的創業者和項目。”離開搜狐與朋友合伙創辦3W咖啡的80後鮑艾樂,在經營咖啡館的同時,還設立了專門扶持創業的3W基金,總額達3000萬元,“我們規模很小,更要謹慎,所以我們只能把錢都投在成功幾率高的創業項目上。”
  創業前,鮑艾樂曾前後在騰訊和搜狐工作過,如今“剛剛站穩腳跟”的她,也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自己在騰訊和搜狐的工作經歷帶給自己的各種經驗積累。“騰訊讓我感受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良好文化氛圍,搜狐讓我磨練了具體做事的能力。”鮑艾樂說。
  鮑艾樂很喜歡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一句話:“刪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個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她覺得,創業系的創業者都應該對這句話有深刻的體驗。
  本報北京11月10日電  (原標題:創業系:更年輕 更有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y89vyzt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